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
《和硕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和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17日
和硕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规定要求,为切实做好2025年和硕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防灾减灾部署要求,严格落实防灾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监测预警、狠抓隐患排查、科学实施综合治理项目,着力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高效处置各类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二、全县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重点
我县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地域分散的特点,根据《新疆和硕县第一次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共确定我县发育地质灾害点87处(重要地质灾害点23处),其中崩塌地质灾害最为发育,共发育51处,占灾害点总数的58.6%;其次为泥石流19处,占灾害点总数的21.8%;滑坡点17处,占灾害点总数的19.6%。总体来讲,突发性地质灾害(泥石流、崩塌、滑坡)均集中分布在侵蚀作用为主的高山区和侵蚀剥蚀作用为主的中山区,在平面上表现为北部强于南部,西部强于东部。从灾害成因看,我县地质灾害大多由自然因素引发,冰雪和强降雨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次生地质灾害最主要的诱发源头。
三、2025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气象趋势预测情况。根据和硕县气象局《2025年气象年景趋势分析预测》,2025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量偏少。春季(3~5月)春季平均气温偏高,但气温起伏较大,有阶段性低温天气出现;春季降水量偏多。夏季(6~8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夏季主要降水时段将出现在7月中下旬。秋季(9~11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情况。根据全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以往地质灾害发生和地震活动情况,结合2025年度降水、气温变化趋势预测分析,预测和硕县2025年地质灾害易发时段主要集中在4-9月,其中6-9月因强降水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10-12月地质灾害相对低发。
四、工作措施
(一)夯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自然资源部门的组织指导责任,各相关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防灾责任人的避灾和治理灾害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共同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区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灾险情信息共享等工作,尽最大努力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认真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局要会同应急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气象等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好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等工作,按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编制、报批和实施《和硕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时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减灾和监测预防责任,重点做好春季融雪期、汛期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地震重灾区和重点危险区等重要防范区域的地质灾害防范等工作。(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织密织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群测群防员队伍遴选、补齐和培训,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员队伍,压实群测群防各个环节责任。持续强化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水利等多部门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密切关注极端天气过程,科学分析研判地质灾害风险,尤其着力加强山洪引发泥石流预报预警合作,及时准确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信息。健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叫应”机制,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范围,加快实现紧急预警信息迅速到人到户;加大基层单位预警响应措施的监督提醒力度,形成预警与响应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筹用好本区域、本行业专业技术力量,有计划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地毯式”巡查排查,尤其是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自然资源局统筹本辖区专业技术力量,应用遥感、测绘等信息技术,开展专业巡查排查,重点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学校、医院、村庄等人口密集区,旅游景区、交通干线、重要设施、重大工程建设活动区以及临时作业场地等重点地段全面排查检查,对排查出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及时补充、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逐一落实防灾措施。(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文旅局、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持续做好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范。探索推进“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既要管住已有隐患点、也要管住风险区,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管理,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和防治措施,严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对于新建、在建和建成不久的工程,建设单位要主动承担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责任,按照“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要求落实工程配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矿山开采区域,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原则,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在建生产矿山,及时消除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全力避免因人为扰动而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文旅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科学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根据和硕县地质灾害具体情况,积极统筹资金,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原则,实施工程治理,最大限度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威胁。自然资源局要充分利用新疆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地质灾害防范决策,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科技水平。(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利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持续加强交通、通信、医疗、电力等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强化日常训练,着力提升应急能力,保障人员、物资配备和经费投入,确保地质灾害发生后能迅速投入应急抢险。(责任单位:各乡镇,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和避灾避险演练。自然资源局要持续开展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充分运用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媒体宣传、专家讲授、现场播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分层级、分领域面向有关部门(单位)、基层干部、景区游客、群测群防员、受威胁群众等开展防灾宣传培训,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在重大工程建设活动区、重要隐患点、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内面向受威胁人员开展1-2次地质灾害避灾避险演练,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文旅局、教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制度。自然资源局要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巡查、汛期24小时值班、汛期地质灾害日调度、灾险情速报等制度。住建、水利、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报告的,要立即上报县人民政府并通报自然资源局和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各乡镇,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文旅局、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1.2025年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及防范期
2.2025年和硕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附件1
2025年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及防范期
防范区:和硕县境内北部高中山区,主要有哈仑沟、吕崔肯勒郭沟、东塔西哈、扎和塔西哈沟、乃仁开日沟、包尔图沟和乌斯通沟等沟谷沿线、祖鲁木台沟中下游地区及开热布吐牧道、乌什塔拉乡至乃仁克尔乡乡村公路段。
预防灾种:崩塌、滑坡、泥石流。
防范期:春季融雪水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在3-5月,各河流及出山口段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在6-9月发生;交通沿线、矿山开采区崩塌灾害全年都有可能发生。
附件2
2025年和硕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序号 |
统一编号 |
地理位置 |
坐标 |
灾害类型 |
规模 |
稳定性 |
防治级别 |
||
经度 |
纬度 |
现状 |
预测 |
||||||
1 |
652828020002 |
乌什塔拉乡至乃仁克尔乡乡村公路 |
87°15′11.69″ |
42°19′57.00″ |
崩塌 |
小型 |
较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2 |
652828020009 |
吕崔肯勒郭沟 |
87°13′01.25″ |
42°25′42.54″ |
崩塌 |
小型 |
较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3 |
652828020010 |
吕崔肯勒郭沟 |
87°12′58.71″ |
42°25′45.06″ |
崩塌 |
小型 |
较稳定 |
较稳定 |
重点 |
4 |
652828020013 |
吕崔肯勒郭沟支沟 |
87°10′50.35″ |
42°30′03.15″ |
崩塌 |
小型 |
不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5 |
652828020014 |
吕崔肯勒郭沟支沟 |
87°13′44.23″ |
42°31′31.53″ |
崩塌 |
小型 |
不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6 |
652828020018 |
东塔西哈牧道盘山公路 |
87°19′18.35″ |
42°24′29.62″ |
崩塌 |
小型 |
不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7 |
652828020021 |
东塔西哈牧道盘山公路 |
87°19′15.80″ |
42°24′58.36″ |
崩塌 |
小型 |
不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8 |
652828020022 |
东塔西哈牧道盘山公路 |
87°19′18.04″ |
42°25′11.87″ |
崩塌 |
小型 |
不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9 |
652828020023 |
东塔西哈牧道盘山公路 |
87°19′21.66″ |
42°25′18.71″ |
崩塌 |
小型 |
不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10 |
652828020034 |
开热布吐沟牧道 |
87°9′32.98″ |
42°24′00.07″ |
崩塌 |
小型 |
较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11 |
652828020040 |
哈伦沟上游 |
87°5′00.61″ |
42°35′26.68″ |
崩塌 |
小型 |
较稳定 |
较稳定 |
重点 |
12 |
652828020041 |
乃仁开日沟 |
87°25′11.20″ |
42°32′29.18″ |
崩塌 |
小型 |
较稳定 |
较稳定 |
重点 |
13 |
652828020043 |
包尔图沟 |
87°33′22.13″ |
42°32′28.06″ |
崩塌 |
小型 |
不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14 |
652828020044 |
包尔图沟 |
87°29′40.12″ |
42°35′53.62″ |
崩塌 |
小型 |
较稳定 |
较稳定 |
重点 |
15 |
652828020046 |
祖鲁木台沟 |
87°49′11.38″ |
42°45′38.50″ |
崩塌 |
小型 |
不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16 |
652828020047 |
祖鲁木台沟 |
87°48′55.54″ |
42°45′34.16″ |
崩塌 |
中型 |
较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17 |
652828020051 |
军博园景区道路崩塌 |
87°17′54.39″ |
42°23′47.00″ |
崩塌 |
小型 |
较稳定 |
不稳定 |
重点 |
18 |
652828030003 |
吕崔肯勒郭沟西侧支沟 |
87°12′22.48″ |
42°26′04.27″ |
泥石流 |
小型 |
低易发 |
中易发 |
重点 |
19 |
652828030005 |
嘎雄布鲁克沟 |
87°7′11.59″ |
42°24′17.21″ |
泥石流 |
小型 |
中易发 |
中易发 |
重点 |
20 |
652828030009 |
包尔图沟 |
87°33′39.94″ |
42°31′42.33″ |
泥石流 |
中型 |
低易发 |
中易发 |
重点 |
21 |
652828030011 |
包尔图沟 |
87°32′14.57″ |
42°33′40.75″ |
泥石流 |
中型 |
低易发 |
中易发 |
重点 |
22 |
652828030019 |
东塔西哈牧道盘山公路 |
87°19′36.30″ |
42°25′28.44″ |
泥石流 |
小型 |
中易发 |
中易发 |
重点 |
关于印发《和硕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